錶壇動態
HOROGUIDES
20 JUL. 2025

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HOROGUIDES
20 JUL. 2025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由 Louis Vuitton 為推廣獨立製錶文化所設立的「Louis Vuitton Watch Prize for Independent Creatives」,自 2021 年創立以來,已成為觀察獨立製錶未來走向的重要平台。首屆獲獎者 Raúl Pagès 憑藉其融合歷史工藝與自製結構的「Régulateur à Détente RP1」獲獎,並藉此打開國際能見度,也確立此獎項在高級製錶圈中的指標地位。

 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Raúl Pagès 以《RP1 Régulateur à Détente》榮獲首屆 Louis Vuitton Watch Prize,作品搭載罕見的衝擊式天文台擒縱系統,融合獨立製錶精神與古典結構之美,成為近年最具代表性的創作之一。

最新公布的 2025-2026 年度入圍名單,共計 20 件作品入選,涵蓋歐洲、亞洲與澳洲多個國家與地區,呈現當代獨立製錶多元化與地域性的創意實力。這些作品由國際評審團嚴選,預計於今年底進一步篩選出五位決賽入圍者,並於 2026 年正式公布最終得主。

 

獲選者除可獲得獎盃與獎金外,更將受邀至 Louis Vuitton 位於日內瓦的製錶工坊 La Fabrique du Temps,展開為期一年的客製化導師指導計畫。該計畫涵蓋技術傳承、品牌策略、市場行銷、法務與財務管理等多項實務層面,協助入選者將創意能量轉化為永續經營的品牌實力,實現「從工藝到市場」的完整支持。

 

進一步觀察亮點入圍者,曾被 MB&F 創辦人 Maximilian Büsser 點名為「明日之星」的 Théo Auffret,今年以三針作品 Giverny 再度入選,風格簡約卻機械講究;Kallinich Claeys 則帶來首款作品 Central Seconds,展現新銳團隊的製錶潛力;Hazemann & Monnin 的學徒計畫之作亦成功入榜,而剛奪下 GPHG 大獎的 Lederer 也再次入選,實力不容小覷。

 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俄羅斯獨立製錶師 Anton Suhanov 推出《St. Petersburg Easter Egg Tourbillon Clock》,造型靈感來自復活節彩蛋,搭載三軸飛行陀飛輪與夜光「flaming balance wheel」,在雕刻與機械創新間取得完美平衡。 (右圖)法國製錶師 Théo Auffret《Giverny “Blue Train”》為其 Tourbillon à Paris 後首款三針作品,36 mm 不鏽鋼錶殼延續簡約精緻風格。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J.N. Shapiro《Resurgence》代表美國入圍,強調自 1969 年以來首款全美製造機械腕錶,融合美式工藝與現代細節。 (右圖)Kallinich Claeys 首款《Central Seconds Hong Kong Edition》限量 10 只,41 mm 不鏽鋼錶殼,咖啡色 guilloché 錶盤搭配映入眼簾的側視動力儲存視窗,兼具細膩打磨與傳統格拉蘇蒂精神。

從今年名單來看,除了瑞士與法國等製錶重鎮持續展現技藝領先優勢外,亞洲地區的崛起同樣引人注目。中國的 Behrens、北落師門(Fam al-Hut)、Mineroci 展現強烈個人語彙與技術突破;香港 Mgraver 以精緻機芯與新穎概念入選;日本則由牧原大造與 Masa & Co. 擔綱代表,前者擅長融合傳統工藝與當代審美,後者則從懷錶改製起家,逐步轉型為自主製錶品牌。

 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中國 Behrens《Kung Fu》以東方武術為靈感,融合跳時、偏心設計與動態盤面。 (右圖)日本製錶師 Daizoh Makihara《Beauties of Nature》以 Edo Kiriko 錶鏡與鏤空花卉圖案,機芯搭載自動花瓣張合與恆久月相功能。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中國獨立製錶品牌 Fam al Hut 首發《Möbius Mark 1》,以雙軸陀飛輪結合逆跳小時/分鐘盤,外型前衛如太空艙,展現中國製錶的創新力。 (右圖)法國新銳 Hazemann & Monnin 推出限量《School Watch》,搭載跳時與通過報時(sonnerie au passage)功能,作品技術含量高,自身即是學院裡的畢業作品。

 

此外,曾榮獲 F.P. Journe 青年才俊獎的日本製錶師 Norifumi Seki,與兩位美國夥伴合作成立品牌「Quiet Club」,最新作品融合報時機制與極簡設計,兼具技術與詩意,也讓東京製錶圈再添亮點。

 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日本×美國團隊打造的 Quiet Club QC01 “Fading Hours”,採 40 mm 鈦金屬錶殼,面盤實為機械敲擊報時鐘錶,垂直錘擊盤內鍾,低調且富設計詩意。 (右圖)澳洲 Reuben Schoots 推出《Series Two》,以自製機芯與古典配置傳達職人製錶精神。

美國方面,由 J.N. Shapiro 推出的 Resurgence 成功入選,並自信標榜為自 1969 年以來首款真正全美製造的機械腕錶,展現對本土工藝的堅持;澳洲則由手工製錶師 Reuben Schoots 出線,以古典與現代交錯的機芯語彙受到關注。

 

Louis Vuitton 透過 Watch Prize 持續發掘具潛力的創作人才,不僅為全球獨立製錶師提供資源平台,也為收藏家與市場提供一份值得關注的創意名單。隨著最終五強即將誕生,下一位引領話題的新星,或許就在這 20 人之中。以下就是入圍的其他名單: 

 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TASAKI《Face of Tasaki “Black Mother of Pearl”》採用方形不鏽鋼錶殼與黑色珠母貝面盤,面盤上層搭配可視擺陀設計,透過光影交錯演繹珠寶品牌的極簡氣質。 (右圖)Winnerl《The Tremblage Dial》由獨立製錶師 Bernhard Zwinz 手工打造,錘紋錶面與羅馬時標結合19世紀航海計時器風格,展現細緻工藝傳承。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日本品牌 Masa & Co. 推出《Sohkoku 蒼黑》,源自東京 Masa's Pastime 工坊,融合傳統雕紋與深色簡約設計,是極具東方美感的獨立作品。 (右圖)香港獨立製錶品牌 Mgraver 推出《Ventrallis》,機芯以 140 多枚零件手工打造,鏤空結構與倒角細節強調新世代製錶工藝實力。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Mineroci RD002 採 38.5 mm 黃金色主板,搭載雙發條盒與恆定動力裝置,48 小時動力儲備及跳秒,機芯細節打磨精緻,是中國高級製錶的新代表。 (右圖)Petermann Bédat Seconde Morte 搭載手上鍊 Cal. 171 機芯,內附 18,000 vph 跳秒系統,鋼質橋板經手工打磨與倒角,精緻度媲美頂級德系製錶。

 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德國獨立製錶品牌 Kudoke 的《Kudoke 5》換上全新 38 mm 薄型錶殼,搭載 Kal. 1‑24H 自製 24 小時日夜盤,由手工雕刻天文紋路,透過球軸承精密驅動,呈現日夜交替之詩意設計。 (右圖)瑞士 Lederer CIC 39 mm Racing Green 以 39 mm 不鏽鋼錶殼搭配經典綠面盤、雙發條盒與雙脈衝恆定動力擒縱,並透視兩組秒針輪系,兼具技術美學與視覺張力。

LOUIS VUITTON - TAMBOUR - W1ST20 - 2025 LV獨立製錶大獎入圍名單公布: 20 款獨立製錶作品重點一次看

(左圖)瑞士獨立製錶師 David Candaux DC6 Titanium 採用 44 mm 鈦金屬錶殼搭配 30° 傾斜單軸飛行陀飛輪,設計融傳統與未來感,並具備神秘「魔法錶冠」magic crown操作機制。 (右圖)法國製錶師 Fabian Pellet L’Essentiel,39 mm 鉑金錶殼搭載 Grand Feu 珐瑯面盤與手工打磨自製機芯,完美融合古典風格與比例美感。
文章分享
ADVERTISEMENT
advertisement:IG頻道訂閱
TOP